智能電動車車把.pdf



《智能電動車車把.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智能電動車車把.pdf(6頁完成版)》請在專利查詢網上搜索。
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12)實用新型專利 (10)授權公告號 (45)授權公告日 (21)申請號 201921503325.6 (22)申請日 2019.09.10 (73)專利權人 浙江大哈出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8000 浙江省臺州市開發區東海大 道1185號北面靠西2-113商鋪 (72)發明人 金小軍 (74)專利代理機構 衢州維創維邦專利代理事務 所(普通合伙) 33282 代理人 龔洋洋 (51)Int.Cl. B62K 21/26(2006.01) (54)實用新型名稱 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57)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包 括車把內。
2、殼體及設置在內殼體外的外保護層, 在 所述的內殼體與外保護層之間設置有材質為硅 膠的支撐體, 支撐體與外保護層及內殼體之間均 通過膠水連接; 在所述的外保護層外部設置有若 干呈螺旋線形分布的加強筋, 且螺旋線形的加強 筋為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交錯分布, 交錯分 布的加強筋間形成有若干規則分布且呈菱形的 過渡部, 在外保護層上、 每個所述的過渡部處形 成有棱形的鼓包部。 權利要求書1頁 說明書2頁 附圖2頁 CN 210455092 U 2020.05.05 CN 210455092 U 1.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包括車把的內殼體(1)及設置在內殼體(1)外的外保護層(2), 其特征是: 在所。
3、述的內殼體(1)與外保護層(2)之間設置有材質為硅膠的支撐體(3), 支撐體 (3)與外保護層(2)及內殼體(1)之間均通過膠水連接; 在所述的外保護層(2)外部設置有若 干呈螺旋線形分布的加強筋(4), 且螺旋線形的加強筋(4)為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交錯 分布, 交錯分布的加強筋(4)間形成有若干規則分布且呈菱形的過渡部, 在外保護層(2)上、 每個所述的過渡部處形成有棱形的鼓包部(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其特征是: 所述的鼓包部(5)與支撐體 (3)之間形成有安置腔, 在安置腔內設置有由保護套層包裹的填料(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4、 其特征是: 在所述的每個安置腔內填料 (6)中均設置有一顆呈球形的磁石(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其特征是: 在所述的外保護層(2)外部 涂有一層防水涂層。 權利要求書 1/1 頁 2 CN 210455092 U 2 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車配件技術領域, 特指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背景技術 0002 電動車環保節能, 騎行方便, 為當下城市市民出行首選, 電動車把手為電動車上必 備的零部件, 人們在騎行時, 雙手手握電動車轉把, 用于掌握車輛平衡。 目前轉把包括有把 手, 把手連接在設于電動車車頭的開關座上, 開關座上設置有。
5、電動車的燈開關及轉向開關 等, 騎行時, 手握把手并轉動把手實現電動車的加速或減速。 0003 目前的電動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80到100碼, 速度很快, 雖然目前的電動車的車把 帶有防滑功能, 當時防滑的性能不強, 一些新手在騎行遇到緊張情況時, 或者雨天車把淋濕 時, 極易照成車把打滑的現象, 從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4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防滑性能 好的電動車車把。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包括車 把內殼體及設置在內殼體外的外保護層, 在所述的內殼體與外保護層之間設置有材。
6、質為硅 膠的支撐體, 支撐體與外保護層及內殼體之間均通過膠水連接; 在所述的外保護層外部設 置有若干呈螺旋線形分布的加強筋, 且螺旋線形的加強筋為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交錯 分布, 交錯分布的加強筋間形成有若干規則分布且呈菱形的過渡部, 在外保護層上、 每個所 述的過渡部處形成有棱形的鼓包部。 0006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 在外保護層外部設置有若干呈螺旋線形分布的加強 筋, 從而能提高車把的防打滑的效果; 在外保護層上、 每個過渡部處形成有棱形的鼓包部, 從而能進一步防打滑的效果。 0007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所述的鼓包部與支撐體之間形成有安置腔, 在安置腔 內設置有由保護套層包。
7、裹的填料; 所述的填料的為非牛頓流體, 可以是淀粉溶液等。 0008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 鼓包部與支撐體之間形成有安置腔, 在安置腔內設置 有由保護套層包裹的填料; 填料的為非牛頓流體, 非牛頓流體在瞬間受力時會保持在之前 的形狀, 從而能降低手部打滑的現象; 且非牛頓流體的填料能提高與手部的貼合度。 0009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在所述的每個安置腔內填料中均設置有一顆呈球形的 磁石。 0010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 在每個安置腔內填料中均設置有一顆呈球形的磁石, 通過對鼓包部進行按壓, 使得手部能與磁石之間產生擠壓, 從而能帶來良好的觸覺體驗, 也 能起到一定的磁療效果。 0。
8、011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在所述的外保護層外部涂有一層防水涂層。 0012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 在外保護層外部涂有一層防水涂層, 從而能降低水停 說明書 1/2 頁 3 CN 210455092 U 3 留在外保護層表面的概率, 從而能進一步提高車把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13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 0014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5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6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部件名稱: 1-內殼體、 2-外保護層、 3-支撐體、 4-加強筋、 5-鼓 包部、 6-填料、 7-磁石。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參照圖1至。
9、圖3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8 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把, 包括車把內殼體1及設置在內殼體1外的外保護層2, 在所述 的內殼體1與外保護層2之間設置有材質為硅膠的支撐體3, 支撐體3與外保護層2及內殼體1 之間均通過膠水連接; 在所述的外保護層2外部設置有若干呈螺旋線形分布的加強筋4, 且 螺旋線形的加強筋4為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交錯分布, 交錯分布的加強筋4間形成有若 干規則分布且呈菱形的過渡部, 在外保護層2上、 每個所述的過渡部處形成有棱形的鼓包部 5。 0019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 在外保護層2外部設置有若干呈螺旋線形分布的加強 筋4, 從而能提高車把的防打滑的。
10、效果; 在外保護層2上、 每個過渡部處形成有棱形的鼓包部 5, 從而能進一步防打滑的效果。 0020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所述的鼓包部5與支撐體3之間形成有安置腔, 在安置 腔內設置有由保護套層包裹的填料6; 所述的填料6的為非牛頓流體, 可以是淀粉溶液等。 0021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 鼓包部5與支撐體3之間形成有安置腔, 在安置腔內設 置有由保護套層包裹的填料6; 填料6的為非牛頓流體, 非牛頓流體在瞬間受力時會保持在 之前的形狀, 從而能降低手部打滑的現象; 且非牛頓流體的填料6能提高與手部的貼合度。 0022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在所述的每個安置腔內填料6中均設置有一。
11、顆呈球形 的磁石7。 0023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 在每個安置腔內填料6中均設置有一顆呈球形的磁石 7, 通過對鼓包部5進行按壓, 使得手部能與磁石7之間產生擠壓, 從而能帶來良好的觸覺體 驗, 也能起到一定的磁療效果。 0024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在所述的外保護層2外部涂有一層防水涂層。 0025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 在外保護層2外部涂有一層防水涂層, 從而能降低水停 留在外保護層2表面的概率, 從而能進一步提高車把的實用性。 0026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 故: 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形狀、 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 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之內。 說明書 2/2 頁 4 CN 210455092 U 4 圖1 說明書附圖 1/2 頁 5 CN 210455092 U 5 說明書附圖 2/2 頁 6 CN 210455092 U 6 。
- 內容關鍵字: 智能 電動車 車把
相關文檔
更多



















鏈接地址:http://www.foufun.com/pdf/1282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