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pdf



《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pdf(8頁完成版)》請在專利查詢網上搜索。
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12)實用新型專利 (10)授權公告號 (45)授權公告日 (21)申請號 201921765087.6 (22)申請日 2019.10.21 (73)專利權人 常州華強龍騰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3125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三井工 業園清江路25號 (72)發明人 鄒鋼 (74)專利代理機構 北京君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 公司 11496 代理人 李丹 (51)Int.Cl. G01G 21/22(2006.01) G01G 23/06(2006.01) G01G 23/00(2006.01) (ESM)同樣的發明創造已同日申請發明專利 (54)實用新。
2、型名稱 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57)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 模塊, 包括基臺、 承載臺、 容器本體、 收集腔體和 支撐柱, 所述基臺的內部設有收集腔體, 且收集 腔體一側的內壁上設有排液通口, 排液通口的一 端延伸至基臺的外部, 所述基臺的上方設有承載 臺, 且承載臺底端的拐角位置處皆設有限位結 構, 所述基臺頂端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支撐柱, 且 支撐柱的頂端安裝有重力傳感器, 并且重力傳感 器遠離支撐柱的一端設有傳遞柱, 傳遞柱的頂端 與承載臺的底端固定連接, 所述承載臺頂端的中 心位置處放置有容器本體。 本實用新型不僅確保 了稱重模塊使用時的精準性, 提高了稱重模塊使。
3、 用時的穩定性, 而且提高了稱重模塊使用時的節 能性。 權利要求書1頁 說明書3頁 附圖3頁 CN 210464646 U 2020.05.05 CN 210464646 U 1.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包括基臺(1)、 承載臺(2)、 容器本體(5)、 收集腔體(12) 和支撐柱(1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臺(1)的內部設有收集腔體(12), 且收集腔體(12)一側 的內壁上設有排液通口(9), 排液通口(9)的一端延伸至基臺(1)的外部, 所述基臺(1)的上 方設有承載臺(2), 且承載臺(2)底端的拐角位置處皆設有限位結構(8), 所述基臺(1)頂端 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支撐柱(14。
4、), 且支撐柱(14)的頂端安裝有重力傳感器(11), 并且重力傳 感器(11)遠離支撐柱(14)的一端設有傳遞柱(13), 傳遞柱(13)的頂端與承載臺(2)的底端 固定連接, 所述承載臺(2)頂端的中心位置處放置有容器本體(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本體(5) 外側的承載臺(2)邊緣位置處皆設有阻隔擋條(7), 且容器本體(5)兩側的承載臺(2)頂部皆 設有收集軟管(10), 收集軟管(10)的底端延伸至收集腔體(12)的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本體(5) 兩側的承載臺(2)上。
5、方皆設有夾持板(6), 且夾持板(6)遠離容器本體(5)一側的承載臺(2) 頂端固定有定位板(3), 并且定位板(3)靠近夾持板(6)一側的外壁上設有等間距的復合彈 簧(4), 復合彈簧(4)遠離定位板(3)的一端與夾持板(6)的外壁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結構(8) 設有四組, 且相鄰限位結構(8)關于承載臺(2)的中心線對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結構(8) 的內部依次設有緩沖彈簧(801)、 連動桿(802)、 限位盤(803)以及定位筒體(804), 所述基臺 (1)頂端。
6、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定位筒體(804), 且定位筒體(804)內部的頂端設有限位盤 (80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盤(803) 底端的中心位置處設有緩沖彈簧(801), 緩沖彈簧(801)的底端與定位筒體(804)的底部固 定連接, 且限位盤(803)頂端的中心位置處設有連動桿(802), 連動桿(802)的頂端延伸至定 位筒體(804)的外部并與承載臺(2)的底端固定連接。 權利要求書 1/1 頁 2 CN 210464646 U 2 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稱重模塊技術領域, 具體為水處理用儲水容。
7、器稱重模塊。 背景技術 0002 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 使人體所需的重要物質之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 各 個行業皆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因而生成大量的污水, 在對其進行處理過程中, 需將其注入至 相應的容器中, 并需對其重要進行檢測, 以確保其均勻性, 因此需使用到相應的稱重模塊。 0003 現今市場上的此類稱重模塊種類繁多, 基本可以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但是依然 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 具體問題有以下幾點。 0004 (1)現有的此類稱重模塊不便于對承載臺進行限位, 導致其易出現晃動的現象, 影 響稱重的精準性; 0005 (2)現有的此類稱重模塊不便于對容器本體進行夾持, 導致其易出。
8、現摔落的現象, 時常困擾著人們; 0006 (3)現有的此類稱重模塊不便于對溢出的水源進行收集, 導致其水資源浪費較為 嚴重, 節能性一般。 實用新型內容 0007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 提出稱重模塊不便于對承載臺進行限位、 不便于對容器本體進行夾持以及不便于對溢出的 水源進行收集的問題。 0008 為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包 括基臺、 承載臺、 容器本體、 收集腔體和支撐柱, 所述基臺的內部設有收集腔體, 且收集腔體 一側的內壁上設有排液通口, 排液通口的一端延伸至基臺的外部, 所述基臺的。
9、上方設有承 載臺, 且承載臺底端的拐角位置處皆設有限位結構, 所述基臺頂端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支撐 柱, 且支撐柱的頂端安裝有重力傳感器, 并且重力傳感器遠離支撐柱的一端設有傳遞柱, 傳 遞柱的頂端與承載臺的底端固定連接, 所述承載臺頂端的中心位置處放置有容器本體。 0009 優選的, 所述容器本體外側的承載臺邊緣位置處皆設有阻隔擋條, 且容器本體兩 側的承載臺頂部皆設有收集軟管, 收集軟管的底端延伸至收集腔體的內部。 0010 優選的, 所述容器本體兩側的承載臺上方皆設有夾持板, 且夾持板遠離容器本體 一側的承載臺頂端固定有定位板, 并且定位板靠近夾持板一側的外壁上設有等間距的復合 彈簧, 復合。
10、彈簧遠離定位板的一端與夾持板的外壁固定連接。 0011 優選的, 所述限位結構設有四組, 且相鄰限位結構關于承載臺的中心線對稱。 0012 優選的, 所述限位結構的內部依次設有緩沖彈簧、 連動桿、 限位盤以及定位筒體, 所述基臺頂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定位筒體, 且定位筒體內部的頂端設有限位盤。 0013 優選的, 所述限位盤底端的中心位置處設有緩沖彈簧, 緩沖彈簧的底端與定位筒 體的底部固定連接, 且限位盤頂端的中心位置處設有連動桿, 連動桿的頂端延伸至定位筒 說明書 1/3 頁 3 CN 210464646 U 3 體的外部并與承載臺的底端固定連接。 0014 與現有技術相比, 本實用新型。
11、的有益效果是: 該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不僅 確保了稱重模塊使用時的精準性, 提高了稱重模塊使用時的穩定性, 而且提高了稱重模塊 使用時的節能性; 0015 (1)通過設置有緩沖彈簧、 連動桿、 限位盤以及定位筒體, 通過緩沖彈簧的彈性作 用, 使限位盤在定位筒體的內部上下移動, 并經連動桿帶動承載臺同步上下移動, 以便于對 承載臺進行限位, 避免其出現平行運動的現象發生, 從而確保了稱重模塊使用時的精準性; 0016 (2)通過設置有定位板、 復合彈簧以及夾持板, 通過定位板進行定位, 因復合彈簧 具有較高的彈性, 使其帶動夾持板向容器本體位置處靠近, 以便將容器本體夾持固定于承 載臺的頂。
12、部, 避免其出現滑落的現象, 從而提高了稱重模塊使用時的穩定性; 0017 (3)通過設置有阻隔擋條、 收集軟管、 收集腔體以及排液通口, 通過阻隔擋條對承 載臺的頂部進行阻隔, 使容器本體內部溢出的液體始終存留于承載臺的頂部, 存留的液體 經收集軟管注入至收集腔體的內部, 以便對其進行收集, 可由排液通口將其排出利用, 避免 水資源出現浪費的現象, 從而提高了稱重模塊使用時的節能性。 附圖說明 0018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9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結構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0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
13、0022 圖中: 1、 基臺; 2、 承載臺; 3、 定位板; 4、 復合彈簧; 5、 容器本體; 6、 夾持板; 7、 阻隔擋 條; 8、 限位結構; 801、 緩沖彈簧; 802、 連動桿; 803、 限位盤; 804、 定位筒體; 9、 排液通口; 10、 收集軟管; 11、 重力傳感器; 12、 收集腔體; 13、 傳遞柱; 14、 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顯然, 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 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
14、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 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 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4 請參閱圖1-4,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 水處理用儲水容器稱重模塊, 包括 基臺1、 承載臺2、 容器本體5、 收集腔體12和支撐柱14, 基臺1的內部設有收集腔體12, 且收集 腔體12一側的內壁上設有排液通口9, 排液通口9的一端延伸至基臺1的外部, 基臺1的上方 設有承載臺2, 且承載臺2底端的拐角位置處皆設有限位結構8, 限位結構8設有四組, 且相鄰 限位結構8關于承載臺2的中心線對稱, 提高了限位效果; 0025 限位結構8的內部依次設有緩沖彈簧801、 連動桿802、 限位盤803以及。
15、定位筒體 804, 基臺1頂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定位筒體804, 且定位筒體804內部的頂端設有限位 盤803, 限位盤803底端的中心位置處設有緩沖彈簧801, 緩沖彈簧801的底端與定位筒體804 的底部固定連接, 且限位盤803頂端的中心位置處設有連動桿802, 連動桿802的頂端延伸至 定位筒體804的外部并與承載臺2的底端固定連接; 說明書 2/3 頁 4 CN 210464646 U 4 0026 通過緩沖彈簧801的彈性作用, 使限位盤803在定位筒體804的內部上下移動, 并經 連動桿802帶動承載臺2同步上下移動, 以便于對承載臺2進行限位, 避免其出現平行運動的 現象發生。
16、, 確保稱重模塊使用時的精準性; 0027 基臺1頂端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支撐柱14, 且支撐柱14的頂端安裝有重力傳感器11, 該重力傳感器11的型號可為ZRN601, 并且重力傳感器11遠離支撐柱14的一端設有傳遞柱 13, 傳遞柱13的頂端與承載臺2的底端固定連接, 承載臺2頂端的中心位置處放置有容器本 體5, 容器本體5外側的承載臺2邊緣位置處皆設有阻隔擋條7, 且容器本體5兩側的承載臺2 頂部皆設有收集軟管10, 收集軟管10的底端延伸至收集腔體12的內部, 以便對溢出的液體 進行收集; 0028 容器本體5兩側的承載臺2上方皆設有夾持板6, 且夾持板6遠離容器本體5一側的 承載臺2頂端。
17、固定有定位板3, 并且定位板3靠近夾持板6一側的外壁上設有等間距的復合彈 簧4, 復合彈簧4遠離定位板3的一端與夾持板6的外壁固定連接, 以便于對容器本體5進行夾 持固定。 0029 工作原理: 當稱重模塊使用時, 首先將容器本體5放置于承載臺2的頂部, 通過定位 板3進行定位, 因復合彈簧4具有較高的彈性, 使其帶動夾持板6向容器本體5位置處靠近, 以 便將容器本體5夾持固定于承載臺2的頂部, 避免其出現滑落的現象, 提高稱重模塊的穩定 性, 再通過支撐柱14將重力傳感器11定位設置于承載臺2的下方, 經傳遞柱13將承載臺2的 受力強度傳遞至重力傳感器11, 以便進行稱重處理, 之后通過緩沖。
18、彈簧801的彈性作用, 使 限位盤803在定位筒體804的內部上下移動, 并經連動桿802帶動承載臺2同步上下移動, 以 便于對承載臺2進行限位, 避免其出現平行運動的現象發生, 確保稱重模塊使用時的精準 性, 最后通過阻隔擋條7對承載臺2的頂部進行阻隔, 使容器本體5內部溢出的液體始終存留 于承載臺2的頂部, 存留的液體經收集軟管10注入至收集腔體12的內部, 以便對其進行收 集, 可由排液通口9將其排出利用, 避免水資源出現浪費的現象, 提高稱重模塊的節能性, 從 而完成稱重模塊的使用。 0030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 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 而 且在不背離本實用。
19、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 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 型。 因此, 無論從哪一點來看, 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實用新 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 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 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 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說明書 3/3 頁 5 CN 210464646 U 5 圖1 說明書附圖 1/3 頁 6 CN 210464646 U 6 圖2 圖3 說明書附圖 2/3 頁 7 CN 210464646 U 7 圖4 說明書附圖 3/3 頁 8 CN 210464646 U 8 。
- 內容關鍵字: 水處理 儲水 容器 稱重 模塊
相關文檔
更多



















鏈接地址:http://www.foufun.com/pdf/1282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