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配電柜.pdf



《低壓配電柜.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低壓配電柜.pdf(9頁完成版)》請在專利查詢網上搜索。
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12)實用新型專利 (10)授權公告號 (45)授權公告日 (21)申請號 201921793126.3 (22)申請日 2019.10.23 (73)專利權人 國源電氣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經濟開 發區緯六路212號 (72)發明人 錢李楚梁棟 (51)Int.Cl. H02B 1/56(2006.01) H02B 1/28(2006.01) H02B 1/30(2006.01) (54)實用新型名稱 一種低壓配電柜 (57)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低壓配電柜, 涉及一 種配電柜裝置的技術領域, 其技術方案要點包括 柜體、 。
2、設置在柜體上的柜門以及多個開在柜門上 的散熱口, 柜門開有與多個散熱口導通的放置 槽, 放置槽內轉動連接有防塵板, 柜門上固定設 置有轉動桿, 防塵板上開用供轉動桿插入的轉動 槽, 防塵板上開有與散熱口對應設置的散熱孔, 當轉動防塵板, 使散熱孔與散熱口對齊時, 柜體 內部的熱量依次通過散熱孔與散熱孔排出至柜 體外部; 當散熱孔與散熱口錯位時, 防塵板阻擋 外部灰塵通過散熱孔與散熱口進入至柜體內部, 本實用新型具有自主選擇散熱還是防塵的效果。 權利要求書1頁 說明書4頁 附圖3頁 CN 210468560 U 2020.05.05 CN 210468560 U 1.一種低壓配電柜, 包括有柜體。
3、(1)、 設置在所述柜體(1)上的柜門(2)以及多個開在柜 門(2)上的散熱口(3), 其特征是: 所述柜門(2)開有與多個所述散熱口(3)導通的放置槽 (5), 所述放置槽(5)內轉動連接有防塵板(6), 所述柜門(2)上固定設置有轉動桿(7), 所述 防塵板(6)上開用供所述轉動桿(7)插入的轉動槽(8), 所述防塵板(6)上開有與所述散熱口 (3)對應設置的散熱孔(4), 當轉動所述防塵板(6), 使散熱孔(4)與所述散熱口(3)對齊時, 柜體(1)內部的熱量依次通過所述散熱孔(4)與所述散熱孔(4)排出至所述柜體(1)外部; 當 所述散熱孔(4)與所述散熱口(3)錯位時, 防塵板(6)。
4、阻擋外部灰塵通過散熱孔(4)與散熱口 (3)進入至所述柜體(1)內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壓配電柜, 其特征是: 所述柜體(1)上設置有固定塊 (9), 所述固定塊(9)上滑動連接有固定桿(10), 所述柜體(1)上固定設置有兩個第一限位塊 (13), 兩個第一限位塊(13)上均開有供所述固定桿(10)插入的第一限位槽(14), 當所述散 熱口(3)與所述散熱孔(4)對齊時, 所述固定桿(10)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塊(13)中以限制所述 防塵板(6)移動; 所述柜體(1)上固定設置有兩個第二限位塊(15), 兩個第二限位塊(15)上 均開有供所述固定桿(10)插入的第二限位槽(16),。
5、 當所述散熱口(3)與散熱孔(4)錯位時, 供固定桿(10)插入至所述第二限位塊(15)中以限制所述防塵板(6)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低壓配電柜, 其特征是: 所述固定桿(10)遠離所述防塵板 (6)的一端上固定設置有T型塊(11), 所述固定塊(9)上開有供所述T型塊(11)插入的T型槽 (12), 當所述固定桿(10)在所述固定塊(9)上滑動時, 所述T型塊(11)與所述T型槽(12)的槽 壁接觸, 以限制所述T型塊(11)從T型槽(12)內脫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壓配電柜, 其特征是: 所述防塵板(6)與所述柜體(1)接 觸的一側上固定設置有十字板(17), 。
6、所述十字板(17)的中心與所述轉動桿(7)的軸心對齊, 所述柜門(2)上固定設置有彈簧片(18), 所示彈簧片(18)位于放置槽(5)槽內, 當轉動所述 防塵板(6)時, 所述十字板(17)與所述彈簧片(18)抵接以初步限制所述防塵板 (6) 的轉動, 以方便固定桿(10)插入至第一限位槽(14)或是第二限位槽(16)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低壓配電柜, 其特征是: 所述柜門(2)上固定設置有與所 述彈簧片(18)接觸并用于降低所述彈簧片(18)的搖動頻率的止位塊(1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壓配電柜, 其特征是: 所述防塵板(6)上遠離所述柜門 (2)的一側上開有凹槽區。
7、域(21), 所述防塵板(6)上設置有位于所述凹槽區域(21)內用于方 便轉動所述防塵板(6)的把手(2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低壓配電柜, 其特征是: 所述防塵板(6)上開有供把手 (22)的兩端插入的凹陷槽(23)以實現把手(22)在凹槽區域(21)內的轉動連接; 當所述把手 (22)完全轉動至凹槽區域(21)內時, 所述把手(22)的一面與所述防塵板(6)貼合, 所述把手 (22)的另一面與所述防塵板(6)的表面齊平。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壓配電柜, 其特征是: 所述防塵板(6)與所述柜門(2)接 觸的一側上固定設置有增加氣密性的橡膠塊(20)。 權利要求書 1/1。
8、 頁 2 CN 210468560 U 2 一種低壓配電柜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配電柜裝置技術領域, 更具體地說, 它涉及一種低壓配電柜。 背景技術 0002 配電柜(箱)分動力配電柜(箱)和照明配電柜(箱)、 計量柜(箱), 是配電系統的末 級設備。 配電柜是電動機控制中心的統稱。 配電柜使用在負荷比較分散、 回路較少的場合; 電動機控制中心用于負荷集中、 回路較多的場合。 它們把上一級配電設備某一電路的電能 分配給就近的負荷。 這級設備應對負荷提供保護、 監視和控制。 0003 目前, 現有技術中申請公布號CN104393503A的中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低壓配電 柜, 包。
9、括柜門和柜體, 所述柜門內側上部設有定時器和信號發射裝置, 中部設有能夠分類放 置點檢工具的盒子, 下部設有固定備用導線的固定鉤。 0004 但是這種低壓配電柜和傳統的低壓配電柜一樣, 當低壓配電柜內部的元器件由于 工作產生熱量時, 需要通過設置散熱口, 以對柜體內部進行降溫。 但當溫度下降無需繼續降 溫時, 散熱口始終使得柜體內部與外部空氣導通, 這就導致外部的灰塵容易通過散熱口進 入至柜體內部, 柜體內灰塵容易發生堆積。 無法使得散熱與防塵相互結合, 還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低壓配電柜, 當無需對柜體 內部進行降溫處理時, 關閉。
10、散熱口, 防止外部的灰塵通過散熱口進入至柜體內部; 當柜體內 部的溫度升高時, 通過散熱口, 使得柜體內部的熱量通過散熱口排出至外界。 具有在柜體內 部溫度減低時, 阻擋外部灰塵進入至柜體內部, 柜體內部溫度升高時, 及時散熱的效果。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低壓配電柜, 包括有柜 體、 設置在所述柜體上的柜門以及多個開在柜門上的散熱口, 所述柜門開有與多個所述散 熱口導通的放置槽, 所述放置槽內轉動連接有防塵板, 所述柜門上固定設置有轉動桿, 所述 防塵板上開用供所述轉動桿插入的轉動槽, 所述防塵板上開有與所述散熱口對應設置的散 熱孔, 當轉動所述防塵。
11、板, 使散熱孔與所述散熱口對齊時, 柜體內部的熱量依次通過所述散 熱孔與所述散熱孔排出至所述柜體外部; 當所述散熱孔與所述散熱口錯位時, 防塵板阻擋 外部灰塵通過散熱孔與散熱口進入至所述柜體內部。 0007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工人可根據具體的情況來使得轉動桿轉動達到不同的目 的, 來實現使得散熱口與散熱孔對齊以達到讓柜體內部的熱量通過散熱孔與散熱口散發至 柜體外部。 或是, 工人通過將轉動桿轉動到使得散熱口與散熱孔錯位, 具有保護柜體內部的 元器件不受外部灰塵的影響的效果。 0008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所述柜體上設置有固定塊, 所述固定塊上滑動連接有 固定桿, 所述柜體上固定設置。
12、有兩個第一限位塊, 兩個第一限位塊上均開有供所述固定桿 插入的第一限位槽, 當所述散熱口與所述散熱孔對齊時, 所述固定桿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塊 中以限制所述防塵板移動; 所述柜體上固定設置有兩個第二限位塊, 兩個第二限位塊上均 說明書 1/4 頁 3 CN 210468560 U 3 開有供所述固定桿插入的第二限位槽, 當所述散熱口與散熱孔錯位時, 供固定桿插入至所 述第二限位塊中以限制所述防塵板移動。 0009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當固定桿插入至第一限位槽中時, 使得防塵板不易受到 外力的作用而轉動, 具有保證散熱口與散熱孔始終對齊的效果。 當固定桿插入至第二限位 槽中時, 使得防塵板不易受。
13、到外力的作用而轉動, 具有保證散熱口與散熱孔始終錯位的效 果。 0010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所述固定桿遠離所述防塵板的一端上固定設置有T型 塊, 所述固定塊上開有供所述T型塊插入的T型槽, 當所述固定桿在所述固定塊上滑動時, 所 述T型塊與所述T型槽的槽壁接觸, 以限制所述T型塊從T型槽內脫離。 0011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T型塊始終位于T型槽中, 當T型塊的移動距離大于T型槽 的槽長度時, T型塊與T型槽的槽內側壁接觸, 以限制T型塊從T型槽內脫離, 具有保護固定 塊, 限制固定塊最大移動距離的作用。 0012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所述防塵板與所述柜體接觸的一側上固定設置。
14、有十字 板, 所述十字板的中心與所述轉動桿的軸心對齊, 所述柜門上固定設置有彈簧片, 所示彈簧 片位于所述放置槽槽內, 當轉動所述防塵板時, 所述十字板與所述彈簧片抵接以初步限制 所述防塵板的轉動, 以方便固定桿插入至第一限位槽或是第二限位槽中。 0013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當轉動防塵板時, 十字板與彈簧片接觸, 此時工人會受到 一個來自彈簧片的彈力, 阻礙防塵板繼續移動, 得以告訴工人, 此時的固定桿已經能夠插入 至第一限位槽或是第二限位槽中, 具有方便固定桿插入至第一限位槽或是第二限位槽中的 效果。 0014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所述柜門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彈簧片接觸并用于降低 。
15、所述彈簧片的搖動頻率的止位塊。 0015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當十字板與彈簧片抵接, 使得彈簧片搖動時, 此時止位塊 靠近彈簧片的一端由于受到彈簧片的彈力與彈簧片抵接, 以降低彈簧片的搖動頻率, 使得 彈簧片更快的停止搖動。 0016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所述防塵板上遠離所述柜門的一側上開有凹槽區域, 所述防塵板上設置有位于所述凹槽區域內用于方便轉動所述防塵板的把手。 0017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具有方便工人轉動防塵板的效果。 0018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所述防塵板上開有供把手的兩端插入的凹陷槽以實現 把手在凹槽區域內的轉動連接; 當所述把手完全轉動至凹槽區域內時, 所。
16、述把手的一面與 所述防塵板貼合, 所述把手的另一面與所述防塵板的表面齊平。 0019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當把手完全轉動至凹槽區域內時, 把手的一面與防塵板 貼合, 把手的另一面與防塵板表面齊平, 使把手不在使用時不會因為翹起凸出而妨礙到人 體。 0020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 所述防塵板與所述柜門接觸的一側上固定設置有增加 氣密性的橡膠塊。 0021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當散熱口與散熱孔錯位時, 橡膠塊使得灰塵不易通過柜 門與防塵板之間的空隙進入至柜體內部。 0022 綜上所述, 本實用新型中, 當需要將柜體內部的熱量散發出柜體外側時, 通過把手 說明書 2/4 頁 4 CN 2。
17、10468560 U 4 轉動防塵板, 使得是散熱口與散熱孔對齊, 此時, 第一限位槽與固定桿對齊, 向靠近第一限 位槽的方向推動固定桿, 使固定桿插入至第一限位槽內, 具有保證散熱口與散熱孔始終對 齊的效果, 此時十字板與彈簧片抵接。 當需要保護柜體內部的元器件, 不讓灰塵進入至柜體 內部時, 通過把手轉動防塵板, 使得是散熱口與散熱孔錯位, 轉動防塵板的力需大于來自彈 簧片的阻力, 當散熱口與散熱孔錯位后, 十字板繼續與彈簧片抵接, 工人受到來自彈簧片的 阻力說明散熱口與散熱孔恰好完全錯位, 且第二限位槽與固定桿正好對齊, 再向靠近第二 限位槽的方向推動固定桿, 使固定桿插入至第二限位槽內。
18、, 以限制防塵板的移動, 具有保證 散熱口與散熱孔始終錯位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23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4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凸顯放置槽處的局部結構爆炸示意圖; 0025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凸顯T型槽處的局部結構剖面示意圖。 0026 附圖標記: 1、 柜體; 2、 柜門; 3、 散熱口; 4、 散熱孔; 5、 放置槽; 6、 防塵板; 7、 轉動桿; 8、 轉動槽; 9、 固定塊; 10、 固定桿; 11、 T型塊; 12、 T型槽; 13、 第一限位塊; 14、 第一限位槽; 15、 第二限位塊; 16、 第二限位槽; 17、 十字板; 18、 彈簧片; 19、 。
19、止位塊; 20、 橡膠塊; 21、 凹槽區域; 22、 把手; 23、 凹陷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7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8 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低壓配電柜, 如圖1、 圖2所示, 包括有柜體1、 設置在柜體1上 的柜門2以及多個開在柜門2上的散熱口3, 柜門2開有與多個散熱口3導通的放置槽5, 放置 槽5內轉動連接有防塵板6, 柜門2上固定設置有轉動桿7, 防塵板6上開用供轉動桿7插入的 轉動槽8, 以實現防塵板6在柜門2上的轉動連接。 防塵板6上開有與散熱口3對應設置的散熱 孔4, 當轉動防塵板6, 使散熱孔4與散熱口3對齊時, 柜體1內部的熱量依次通過散熱孔4與散。
20、 熱孔4排出至柜體1外部; 當散熱孔4與散熱口3錯位時, 防塵板6阻擋外部灰塵通過散熱孔4 與散熱口3進入至柜體1內部。 0029 如圖1、 圖3所示, 柜體1上設置有固定塊9, 固定塊9上滑動連接有固定桿10, 固定桿 10遠離防塵板6的一端上固定設置有T型塊11, 固定塊9上開有供T型塊11插入的T型槽12, 以 實現固定桿10在固定塊9上滑動。 當T型塊11的移動距離大于T型槽12的槽長度時, T型塊11 與T型槽12的槽內側壁接觸, 以限制T型塊11從T型槽12內脫離, 具有保護固定塊9, 限制固定 塊9最大移動距離的作用。 0030 如圖2、 圖3所示, 柜體1上固定設置有兩個第一限。
21、位塊13, 兩個第一限位塊13上均 開有第一限位槽14, 當轉動防塵板6, 使得第一散熱口3與第一散熱孔4對齊時, 將固定桿10 向靠近第一限位塊13的方向移動, 固定桿10插入至第一限位槽14中以限制防塵板6移動, 具 有保證散熱口3與散熱孔4始終對齊的效果。 柜體1上固定設置有兩個第二限位塊15, 兩個第 二限位塊15上均開有第二限位槽16, 當轉動防塵板6, 使得散熱口3與散熱孔4錯位時, 將固 定桿10向靠近第二限位塊15的方向移動, 使固定桿10插入至第二限位槽16中以限制防塵板 6移動。 具有保證散熱口3與散熱孔4始終錯位的效果。 兩個第一限位塊13與兩個第二限位塊 說明書 3/4。
22、 頁 5 CN 210468560 U 5 15呈圓周陣列交叉分布在防塵板6上。 0031 如圖2、 圖3所示, 防塵板6與柜體1接觸的一側上固定設置有十字板17, 十字板17的 中心與轉動桿7的軸心對齊, 柜門2上固定設置有彈簧片18, 彈簧片18位于放置槽5的槽內。 當轉動防塵板6, 直至十字板17與彈簧片18抵接時, 彈簧片18具有初步限制防塵板6的轉動 的效果, 此時工人繼續以相同的方向轉動防塵板6時, 工人會受到一個來自彈簧片18的彈 力, 此彈力將會阻礙防塵板6繼續移動也得以告訴工人, 此時的防塵板6已經轉動到使得固 定桿10正好能夠插入至第一限位槽14或是第二限位槽16中的位置。。
23、 彈簧片18的設置具有方 便固定桿10插入至第一限位槽14或是第二限位槽16中的效果。 柜門2上固定設置有與彈簧 片18接觸的止位塊19, 當需要改變防塵板6的位置時, 轉動防塵板6, 使得彈簧片18與十字板 17相互抵接, 再對防塵板6繼續施加相同方向的力, 當防塵板6受到轉動的力大于彈簧片18 的彈力時, 防塵板6改變位置, 同時彈簧片18發生搖晃, 止位塊19靠近彈簧片18的一端由于 受到彈簧片18的彈力與彈簧片18抵接, 以降低彈簧片18的搖動頻率, 使得彈簧片18更快的 停止搖動。 0032 如圖2所示, 防塵板6朝向下柜門2的一端固定設置有橡膠塊20, 通過設置橡膠塊 20, 使得。
24、灰塵不易通過柜門2與防塵板6之間的空隙進入至柜體1內部。 0033 如圖2、 圖3所示, 防塵板6上遠離柜門2的一側上開有凹槽區域21, 防塵板6上設置 有位于凹槽區域21內用于方便轉動防塵板6的把手22, 把手22的兩端插入至防塵板6上開有 供把手22的兩端對應插入的凹陷槽23, 具有方便工人轉動防塵板6的效果。 當把手22完全轉 動至凹槽區域21內時, 把手22的一面與防塵板6貼合, 把手22的另一面與防塵板6的表面齊 平。 使把手22不在使用時不會因為翹起凸出而妨礙到人體。 0034 下面結合工況對本實施例的效果進行說明: 0035 當需要將柜體1內部的熱量散發出柜體1外側時, 通過把手。
25、22轉動防塵板6, 使得是 散熱口3與散熱孔4對齊, 此時, 第一限位槽14與固定桿10對齊, 向靠近第一限位槽14的方向 推動固定桿10, 使固定桿10插入至第一限位槽14內, 具有保證散熱口3與散熱孔4始終對齊 的效果, 此時十字板17與彈簧片18抵接。 當需要保護柜體1內部的元器件, 不讓灰塵進入至 柜體1內部時, 通過把手22轉動防塵板6, 使得是散熱口3與散熱孔4錯位, 轉動防塵板6的力 需大于來自彈簧片18的阻力, 當散熱口3與散熱孔4錯位后, 十字板17繼續與彈簧片18抵接, 工人受到來自彈簧片18的阻力說明散熱口3與散熱孔4恰好完全錯位, 且第二限位槽16與固 定桿10正好對齊。
26、, 再向靠近第二限位槽16的方向推動固定桿10, 使固定桿10插入至第二限 位槽16內, 以限制防塵板6的移動, 具有保證散熱口3與散熱孔4始終錯位的效果。 0036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 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凡在本實用 新型的設計構思之內,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換、 改進等, 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之內。 說明書 4/4 頁 6 CN 210468560 U 6 圖1 說明書附圖 1/3 頁 7 CN 210468560 U 7 圖2 說明書附圖 2/3 頁 8 CN 210468560 U 8 圖3 說明書附圖 3/3 頁 9 CN 210468560 U 9 。
- 內容關鍵字: 低壓 配電柜
相關文檔
更多



















鏈接地址:http://www.foufun.com/pdf/12820278.html